建筑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(一)

浏览: 作者: 来源: 时间:2024-08-20 分类:行业新闻
一、现象

1_20240820_17241189826499630

混凝土干缩裂缝特征具有表面性,缝宽较细,多在0.05~0.2mm之间,其走向纵横交错,没有规律性。较薄的梁、板类构件多沿短方向分布;整体性结构,多发生在结构变截面处;平面裂缝多延伸到变截面部位或块体边缘,大体积混凝土在平面部位较为多见,但侧面也常出现。

    原因分析
    (1)混凝土成型后,养护不良,受到风吹日晒,表面水分蒸发快,体积收缩大;而内部湿度变化很小,收缩较小,因而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,出现拉应力,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。
    (2)混凝土构件长期露天堆放,表面湿度经常发生剧烈变化。
    (3)采用含泥量多的粉砂配制混凝土。
    (4)混凝土受过度振捣,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。

    预防措施
    (1)混凝土水泥用量、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;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,避免使用过量粉砂,振捣要密实,并应对板面进行二次抹压,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,减少收缩量。
    (2)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,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;长期堆放的预制构件宜覆盖,避免曝晒,并定期适当洒水,保持湿润。
    (3)浇筑混凝土前,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。
    (4)混凝土浇筑后,应及早进行洒水养护;大面积混凝土宜浇完一段,养护一段。

    治理方法
   此类裂缝对结构强度影响不大,但会使钢筋锈蚀,且有损美观,故一般可在表面抹一层薄砂浆进行处理。

现浇楼板、阳角、转角处裂缝

二、现象

2_20240820_17241189826507910

    楼板裂缝均发生在两外墙相交的楼板角部的 45°斜向裂缝,斜向裂缝距楼板阳角的距离在 0.5-1.5m 之间。楼板裂缝沿裂缝长度方向,中间宽,两端窄,最大裂缝宽度均超过0.3mm。沿楼板厚度方向,裂缝上面宽,下面窄。部分裂缝只在板面出现,板底未见裂缝,而大部分裂缝贯通楼板厚度。

    原因分析
   (1)阳角、转角处,梁板配筋不足或截面过小,使板成型后刚度较差。
   (2)沉降裂缝。
   (3)建筑单体长度太长。
   (4)施工不当,如支撑钢度较差,施工负弯矩筋踩扁。楼板早期受压过大。
   (5)砼配合比达不到设计要求,浇好后保养不及时,使砼强度降低或过早上人放料施工。

    预防措施
   (1)为减少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,宜优先选用强度等级为42.5级的矿渣硅酸盐水泥,内掺适量超细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,可减少水泥用量,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。
   (2)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,并通过精心级配,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。
   (3)混凝土浇筑完板面覆盖草帘或棉毡,并浇水,可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,混凝土能得到充分养护。
   (4)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,板面排除泌水,进行二次收浆。

    治理方法
   (1)根据裂缝渗漏水量和水压大小,采取促凝胶浆或氧凝、丙凝灌浆堵漏。
   (2)对不渗漏的裂缝,可直接用灰浆处理。
文章来源转自:建设施工安全